“之前我挪用资金建设村委会办公楼,身上背了问题,每天都备受煎熬,说出来,怕脸上挂不住;不说出来,又怕被举报。后来党内生活会上讲明了政策,组织找我约谈后,我下定决心,把问题说了出来,卸下包袱,心里终于舒坦踏实了。”弋阳县三县岭垦殖场徐门村支书汪兰根回顾自查问题经过时,感慨道。
这是弋阳县开展集中整治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工作以来,部分党员干部主动查摆问题的一个缩影。该县充分运用党内生活这个平台,通过宣传教育明导向,以案说法促转变,区别政策给出路,逐步撬动党员干部思想,让他们抛开顾虑、放下包袱,认真查摆问题,取得实效。
发动群众 宣教约谈明导向
“刚开始,我以为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只是走过场、一阵风,思想上并不是很重视。”南岩镇南岩居委会书记汪玲华的话反映了当时基层干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
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更好地运用党内生活制度解决基层干部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弋阳县全面开展民情大家访、廉政大约谈、巡察大摸底活动,推进集中整治工作。7月下旬,该县进一步下发了《关于运用党内政治生活促进集中整治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工作的通知》,为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要把整治工作做好、做到位,我们需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从而引导党员干部自查自纠。”弋江镇党委书记徐世福表示。
为让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弋阳开展了“万人大宣传”活动,组织乡镇(场、街道)班子成员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征求意见表,设立集中整治举报箱,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反映的问题线索,做到宣传全覆盖。同时,该县采取逐级约谈模式,层层传导“自查从轻、被查从严”的政策思想,以此来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查摆问题。
在宣教约谈的影响下,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有所触动。“我犯错是出于公心,办公事。要是让村民举报到乡里,工作就被动了。”南岩镇旗山村支书张知荣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主动说明了套用危旧房改造指标款用于建设村办公楼的问题。
以案说法 提升思想促转变
“宣传教育只是一方面工作,要想进一步推进整治工作,还必须有硬的手段,通过典型案例,以案施压,促使基层干部认识整治‘微腐败’问题的决心,以政策攻心引导大家放下包袱、‘清’装前进。”三县岭垦殖场党委书记汪国华说。
针对整治工作中少数干部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查摆问题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问题,弋阳县采取由乡镇班子成员带着问题线索“走下去”,到各村党支部、基层站所开展座谈、参加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利用典型案件,告诫每位党员干部,让大家深刻明白自查与被查的区别后果。同时,乡镇党委把各村支书、基层站所负责人“请上来”参加党委扩大会议、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传达学习县纪委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和自查自纠政策界限,再次让大家明白自查与被查的区别,明确告知党员干部,如有违纪行为,只有主动交代问题才是明智选择。
随着以案说法的效果慢慢“发酵”,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明显转变,自查自纠工作有了突破。清湖乡庙脚村支书吴先水之前心存侥幸,认为整治活动只是阶段性工作,应付下就可以过去,在自查自纠表格上填写了“无”。随着工作的推进,典型案例的震慑,吴先水对整治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如实向组织说出了自己插手工程建设等违规问题。与吴先水一样,更多的干部认识到这次集中整治是动了真格,不能再心存侥幸。
“7月11日至8月3日,三县岭垦殖场先期收到自查问题152个,大多为作风不实问题。”汪国华告诉记者,“对此,场里继续发力,讲明政策,以案施压,效果明显。一周内再次收到40个有触动性的实质问题,其中立案查处2起。”
春风化雨 查摆问题出实效
“利用党内生活促进集中整治工作的目的是在严格执纪的前提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施党内关爱,及时教育提醒党员干部,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从而解决基层党员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弋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江新炜说。
为了规范工作,让党员干部抛开思想顾虑,大胆说清问题,弋阳县纪委出台了《关于集中整治工作问题线索处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被查问题和自查问题区别对待的政策,引导干部深刻剖析自身问题。
“要想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根源就在于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转变”,弋阳县委书记谢柏清表示。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两个月以来,弋阳县通过宣教明导向、以案促转变、政策给出路,春风化雨,促使党员干部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自觉转变,主动把问题摆出来、说清楚。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68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565个,实质性问题192个,谈心提醒156人次,诫勉谈话48人次,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案件1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次,点名道姓通报12起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